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制定、修订及管理办法(试行)
中量大材化〔2021〕31号
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专业培养方案及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教学大纲是每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它以文件形式简洁地规定了课程目标、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是为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是开展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学改革、各类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核心,应集中反映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最新思想和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根据面向产出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关于开展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修(制)订工作的通知》(中量大教务〔2020〕26号),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加强课程建设,按照面向产出理念规范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组)教学团队应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级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材料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及指标点支撑矩阵对应关系和校院本科教学督导组的合理指导性建议,按照工程教育认证三个核心理念,对所负责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时进行制定或定期修订。新申请开设的课程须在提出开课申请时提交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要在课程群(组)教学团队的课程负责人的主持下,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课程群(组)内部教学论证研讨后制定或定期修订,由学院教务员形式审查合格,经学院专业负责人初审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合理性审查通过,报学院和教务处备案后执行。课程群(组)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群(组)教学团队制定或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不断地适应课程改革和各类一流课程建设的需求,积极进行改革研究,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精选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及实践环节,完善课程考核形式和内涵;体现本课程或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与其它有关课程或教学环节的内在联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体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注重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吸收本学科较新、较成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力求完整、份量适应培养目标。
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要求
(一)大纲的统一格式
教学大纲按照《关于开展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修(制)订工作的通知》(中量大教务〔2020〕26号)文件要求,一般由八个部分组成: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4、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5、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选题及任务要求(课程设计);
6、课程教学学时安排;
7、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包含与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8、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要求
1、课程目标能够有效支持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关系明确、合理;
2、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支撑课程目标实现;
3、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能够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能够全面和合理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考核结果能够证明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其中“及格标准”体现课程目标基本达成的底线。对于涉及非技术能力的考核以及非试卷形式的考核(课程论文、课堂表现、评阅答辩、分组讨论等),教学大纲必须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
三、课程教学大纲的管理
(一)教学大纲制定、修订后,公布上网,向全体师生和社会公开,课程群(组)教学团队应定期组织学习贯彻,授课教师应及时熟悉、充分理解和完全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或重新编写通常应在学校教务处和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专业和课程群(组)教学团队认为确需修订时可申请提出,经专业负责人同意和主管教学院长审批,由课程群(组)教学团队负责人组织修订,向教务处和学院备案。
(三)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合理性审查由专业负责人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通过。
(四)授课教师应主动解读教学大纲,使学生知晓并理解教学大纲涵义。
(五)课程群(组)教学团队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积极完成课程目标并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六)学院和专业应组织本科教学督导组对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学生反馈),确保教学大纲得以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