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材料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以“青春担当喜迎十九大,社会实践全面促成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学院全体师生走出校园,走出社会,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五水共治”、“双百双进”等当前社会热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今年学院共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21支,实践地点遍布浙江、江苏、陕西、贵州、新疆等十余个省及直辖市。在学院“四位一体”全程把控下,材料学子社会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营造积极氛围,踏实做好前期准备
学院于2017年4月全面启动暑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分别召开了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展示会、实践项目指导会、重点团队申报会、安全教育大会等,并于7月初召开材料学院2017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此次社会实践的团队采用“双选制”组建完成,即通过召开集中项目双选会的形式,让团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队员,队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感兴趣的团队,充分提高了团队与成员的契合度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二、三级上报制度,全面严格过程管理
在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学院形成了“团队负责人-学生会负责人-学院团委”的逐级反馈制度。自各团队开始社会实践后,每天由团队负责人逐级上报团队安全情况,每周团队汇总实践阶段性成果,由学生会负责人汇总后统一上报学院团委。学院还为每位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发放《材料学院社会实践手册》,内印我校社会实践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指南及相关文件表格,学生也可以在手册上对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前期资料采集、实践心得等进行记录,手册小巧方便可以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实践中的收获体会。
三、整合学院力量,优化指导教师队伍
学院为每支社会实践小分队配备指导教师,并要求每位指导老师在出发前须为学生进行指导至少三次。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需每天跟踪队伍安全情况及实践进展情况。为配合“五水共治”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材料学院组建了由学院二十余名专业教师组成的“材料学院五水共治专家智库”,前期召开座谈会与学生代表讨论“五水共治”相关实践活动的新做法,并在社会实践中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
四、加强总结思考,促进实践成果孵化
在实地实践结束后,材料学院团委组织各小组积极进行成果交流,并协助各小组进行成果孵化。目前,材料学院本年度社会实践共获校外宣传报道二十余篇,其中“清量小队”赴温岭市新河镇姚施村,参与当地环综委“最美护河人”寻访,为当地制作了《茶壶柄河志》并印刷发布,获温岭新河发布、温岭市环综委、东方网、搜狐、腾讯、新浪、网易、中国网、东方头条等数十家媒体报道,相关微博获浙江团省委、浙江一线、未来网等多个官方账号转发。此外,材料学院此次社会实践形成具有参考性的调研报告5份,相关治水技术被温岭市环综委采纳。
附:部分宣传报道相关链接
《茶壶柄河志出版啦!快来看看河志背后的暖心故事》:http://mp.weixin.qq.com/s/c_zLoSRt1fPLJFsym0Spaw
《翻开中量大人护河日志,开启茶壶柄河治水之旅》:http://xw.qq.com/ln/20170823031322/LNC2017082303132200
http://dz.china.com.cn/xz/2017-08-22/68491.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